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4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探讨了“乡村聚落”和“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以及乡村聚落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乡村聚落生态评价和生态区划、对特殊聚落的研究、乡村聚落的选址以及乡村聚落生态与生态村建设 ,以期推动乡村聚落生态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对西南喀斯特地区2种不同建园方式柑橘园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连续3a的定位监测,并研究了4种类型柑橘园土壤含水量的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种不同建园方式柑橘园的土壤流失量逐年减少,坡地柑橘园的年径流系数大于梯地柑橘园;不同类型柑橘园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层次、建园方式及柑橘园成土母质有关;柑橘园土壤含水量与月降雨量呈正相关,应在不同月份对柑橘园采取不同水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3.
情景分析法在黑龙江省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流域黑龙江省地区已有接近80%的人口遭受水污染的威胁,而且受污染地区主要为城市和工业集中的区域.为了预测黑龙江省未来的发展可能造成水污染态势及其严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的战略对策,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未来20年城市及工业污染态势和不同控制对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使为制定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治战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河道滞留塘系统是以颗粒物沉降为污染物主要净化机理的污染河流净化技术.通过1年的现场试验研究,考察了悬浮颗粒物SS在滞留塘中的沉降和沉积特性.在本试验条件下,随水力停留时间(HRT)延长(HRT为1.5~7 h),SS平均去除率逐渐增加,介于20%~40%之间,而SS去除速率则快速降低,SS去除速率与进水SS浓度成正比关系;不同季节河水中SS的沉降性能有较大差异,冬季河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易沉降颗粒物比例较春秋季河水的为高,滞留塘HRT的选择应以去除易沉降颗粒物为标准,本研究条件下5 h以内是适宜的HRT选择范围.在滞留塘动态运行中,SS的沿程沉积量呈指数规律下降.  相似文献   
65.
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其碳排放强度更是持续位于全国最高水平,分析山西省CO2排放影响因素,探究其发展模式,对于山西省的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基于STIRPAT模型,将山西省能源CO2排放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能源强度.在岭回归拟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山西省CO2排放驱动因素值进行预测,以提高能源CO2排放预测的准确性,并结合情景分析方法,为山西省的CO2减排设计了10种不同的发展情景.结果表明:①人口对山西省CO2排放影响最大,其次是城镇化率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②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能源强度和人均GDP等因素对山西省的CO2排放影响不大,但能源强度对CO2排放的抑制作用不可忽略.③山西省CO2减排最佳的情景方案为适当控制人口数量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技术的革新、降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能源强度,并且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该情景下,山西省2020年的CO2排放量可以控制在5.16×108 t.   相似文献   
66.
由于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在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全国许多地区均可能面临持续的大气煤基PAHs污染.为此,本文选取PAHs污染相对严重但缺乏足够关注的广西、四川、贵州与云南4个西南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基PAHs排放、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一套综合评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分析不同情景下西南四省(区)煤基PAHs排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维持情景下,未来10年煤基PAHs排放相对增长率的省份次序为:广西(44.54%)贵州(29.44%)云南(26.37%)四川(-2.19%).经过产业与能耗结构的调整,四川和云南在规划情景下的相对增长率分别比维持情景减少了27.17%和20.88%,这两个省的减排效果最大.同样的情况,贵州与广西仅分别减少了7.32%和5.52%,仍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要实现煤基PAHs的有效减排,各省份需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云南应同时考虑工业源与生活源控制政策,四川应减少工业源排放量,广西和贵州应在进一步优化产业与能耗结构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工业源和生活源控制政策.总体而言,系统动力学方法适用于分析非常规大气污染物的复杂动态变化,可为当地政府提供科学调控区域经济-能源结构-环境质量之间发展关系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7.
从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构成的角度,并根据昆山市社会经济环境特点,建立了一套评价昆山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根据昆山市2002年-200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进一步从居住条件和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对昆山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价,并将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与GDP增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昆山市人居环境质量有较大的改善,但仍滞后与经济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68.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resent global energy scenarios is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amount of biomass that can be grown on the available area is so limited that a scenario based on biomass as the major source of energy should be unrealistic. We have been investigating the question whether a Biomass Scenario may be realistic. We found that the global energy demand projec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n the Reference Scenario for the year 2030 could be provided sustainably and economically primarily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grown on areas which have been degrad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historical times. Moreover, other renewable energie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nergy mix. There would be no competition with increasing food demand for existing arable land. Afforestation of degraded areas and investment for energy and fuel usage of the biomass are not more expensive than investment in energy infrastructure necessary up to 2030 assumed in the fossil energy based Reference Scenario, probably much cheaper considering the additional advantages such as stopping the increase of and even slowly reducing the CO2 content of the atmospher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Most importantly, investment for a Biomass Scenario would be actually sustainable, in contrast to investment in energy-supply infra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cenario. Methods of afforestation of degraded areas, cultivation, and energetic usage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are available but have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fforestation can be started immediately, has an impact in some few years, and may be realized in some decades.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Jürgen O. MetzgerEmail:
  相似文献   
69.
中国人为源颗粒物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张楚莹  王书肖  赵瑜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09,30(7):1881-1887
利用排放因子法,基于电力、工业、民用、交通等部门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建立了2000年和2005年中国分省、分部门、分粒径的颗粒物(PM)排放清单.利用情景分析法,基于能源预测,分析了在不同颗粒物控制方案下2010~2030年中国颗粒物的排放趋势.结果表明,我国2005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量分别是29.98、15.30和9.79 Mt, 2000~2005年间的排放增长率分别是3.4%、4.7%和5.4%.在现有政策情景下,我国2030年TSP和PM2.5的排放量分别是23.06和10.59 Mt,工业锅炉成为最大的颗粒物排放源.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30年可在基准情景基础上TSP和PM2.5分别减排15%和16%;通过增大执法力度,2015年可再减排25%的TSP和10%的PM2.5排放,之后通过加严排放标准,推广高效除尘装置的应用,2030年TSP和PM2.5可再减排21%和19%,其排放量分别达到13.81和6.88 Mt.颗粒物的综合控制措施应覆盖电厂、工业、民用等各个领域,从提高能效、保证执法、强化政策3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0.
为解决部分站场地基承载力不足,经过长期运营部分站场基础沉降不同步,造成的管道弯曲甚至管道破裂问题,提出1种由位置标识物来实现实时准确采集站场基础位移数据的方法,研制1套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基础沉降远程在线监测评价系统;系统软件根据实时采集的沉降量与历史监测数据比对,评价站场运行状态,并给出基础沉降安全储备。结果表明:结合历史监测数据可预测站场基础下一检修周期的沉降状况,给出是否需要在检修期内对站场基础进行维护的建议。系统可有效预防基础沉降带来的安全隐患,减小管道破损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